8个未来住宅,解构住宅新概念
清蒸奥利奥
2024年05月11日 10:52:56
只看楼主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

  住宅,包裹着生活的内核;我们的生活,也由此而塑形,生长出自有的节律。现代社会文化经济和技术条件,给生活带来了种种变化和挑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此而改变,更加多元复杂。 住宅设计,也在努力顺应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对城市和环境等方面的新问题。因而,能满足我们不同需求的新型住房概念,渐渐浮出水面。


 

住宅,包裹着生活的内核;我们的生活,也由此而塑形,生长出自有的节律。现代社会文化经济和技术条件,给生活带来了种种变化和挑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此而改变,更加多元复杂。


住宅设计,也在努力顺应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对城市和环境等方面的新问题。因而,能满足我们不同需求的新型住房概念,渐渐浮出水面。      


01 Stairway  House      
一个楼梯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nendo设计工作室,完成了位于东京一栋由一家三代人居住的住宅,一个由庭院延伸至住宅三层的“楼梯”,串联起一家人的生活。      


     


“楼梯”的内部容纳了浴室和实际的楼梯,其上半部分形成一个半室外的、种满绿植的玻璃房,此外还有日照充足的平台可供猫咪享受攀爬的乐趣。沿对角线分布的这一系列空间,让三代人可以在同一屋檐下舒适地共处。      


     


由于周围分布的房屋和公寓楼的紧密环绕,该建筑的体量被推至场地北部,并通过大面积的南向玻璃立面来引入阳光、微风和庭院里的绿意。房屋的平面布局使几代人精心呵护的柿子树得以保留。考虑到上下楼梯时可能存在的困难,老年夫妇的房间被设置在一层。这样一来,他们养的八只猫就可以自由地在室内外漫步,母亲也可以尽情享受园艺的爱好。年轻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居住在二层和三层。      


     

     


02 浮巢住宅      
虚实相融的静谧竹苑      


浮巢住宅(Floating Nest),由建筑师atelier NgNg 设计,位于越南首都胡志明市,是当地典型的长条形住宅。场地位于拥挤的都市之中,形状为4x12米的长条矩形,其中三面都有相邻的建筑物,只有西面朝向开放的街道。户主希望能拥有一栋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的住宅,在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可以在家里种种花草,修养身心。      


     


为了克服场地的局限性,让住宅能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通风,设计师决定不在内部设置隔墙,而是使用“绿植”及“虚空间”来分隔各个功能空间。为住宅配置了三个较大的虚空间,分别是住宅前侧的入口庭院,住宅后侧的楼梯天井,以及贯通四层和五层的中央天井。两侧的庭院可以将住宅与街道区隔开,有效地降低噪音的影响;中央天井则无形地将办公区和休憩空间有效地区隔开,让住宅成为动静相宜的空间。      


     


还设置了几个微型庭院,用于分隔室内和室外、卫生间和卧室,以及卧室和楼梯。这样的设计策略能让各个功能空间形成良好的过渡,同时也使各个空间能与自然连接在一起。      


     


设计师将传统材料与现代建材融合在了一起,包括竹子,木头,玻璃和钢材,来构建这栋形似传统越南“农舍”的住宅。住宅的立面即是用竹子建构的幕墙,类似于越南传统乡村建筑中的“藤制墙”,既能够满足遮阳的需求,也可以保证住宅的私密性。还将竹幕延伸至屋面,为屋顶的半户外空间提供遮蔽。用特别定制的铁质镂空板作为隔断,镂空的叶纹,是对越南传统屏风的现代诠释。      



03 红砖住宅      
旋转的墙壁构造不凡空间      


在特里凡得琅(Trivandrum)繁华的市中心,Wallmakers事务所设计了一栋独特的住宅,该住宅的设计理念为营造朝向建筑内部的空间,所有空间都指向漏斗型的中央庭院,并以“最后的莫希干人”烧砖为特色,作为对劳里·贝克的出色实践的致敬,建筑空间通过充满生命力的墙壁所形成的纯净几何形状和图案而变得美丽。      


     


在特里凡得琅,砖窑已经成为一个垂死的产业,人们选择线切割机加工砖,这也是试图促进这一濒临消失的当地工业的尝试。空斗墙砌筑是一种砖砌体墙砖的施工方法,将砖块从传统的水平排列改为垂直放置,从而在墙体内形成一个空腔,提高热效率并减少用砖的总量,也是用于隐藏结构和维修通道的理想方式。      


     


这个想法被进一步发展为一系列左右倾斜的墙壁,并在顶部汇聚在一起以支撑钢丝网水泥屋顶。每一面交错的墙都是量身定做的,以解决住宅空间不足的问题,旨在创造更大的空间和隐私感。      


     


施工阶段留下的脚手架管很快就被重新使用,变换楼梯和格栅,废木料也被拼凑在一起,成为生活区地板的一部分。藤条则附近地区购得,经过处理缠绕在格栅上,形成用于保护隐私和各种家具的的屏风。      



     
04 安娜小屋      
灵活移动变化的空间      


未接受过正式的建筑培训的Caspar Schols ,为母亲设计了一座多功能的花房,它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和天气情况改变布局。后来,这个项目提名了Dirk Roosenburg prijs和Radical Innovation Awards奖项,并入选了Dezeen年度小型建筑奖。Caspar Schols也用奖金开始在AA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开启了全新的世界。      


     


Caspar Schols基于花房,进行了临时或永久居住的实验,希望设计出适合贩卖,可以居住,并且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组装和改造。ANNA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家,拥有开放的平台,通过改变房屋的布局来适应不同情况,而不是与其产生对抗。就像你根据不同天气、场合和心情打扮自己一样。最终发展成ANNA Stay,用两个滑动外壳取代了原花房的四个外壳,并且将其变长,以此覆盖更大的区域。      


     


房屋的厨房、淋浴、卫生间和储藏空间是固定的,厨房上的夹层足够容纳第二张特大号床,使房屋适合四口之家乃至四个成年人居住。此外,空置的多功能平台可以举办各种活动。      



05 零能耗生态木屋      
未来生态住房的方案样本      


Majamaja是一个完全离网运行的住房单元项目,由Littow Architectes设计。该单元预制化,易运输,并且可在十分偏远的地方组装。其解决方案以具有绿色能源存储和闭路废水处理系统的专利技术模块为基础。      


     


对于发起人芬兰建筑师Pekka Littow来说,“Majamaja”概念的产生是由于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并最大程度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展示小型建筑及其技术如何替代大体量和易损的集中式联网系统,希望为未来多数住房问题策略提供解决方案样本。      


     


Majamaja致力于通过轻型基础设施进行可持续的空间规划项目。该独立单元可防止因施工准备工作而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包括与饮用水系统,下水道或道路建设的连接。单元由预制木质元件构成,无需重型建筑设备即可组装,从而可以在最偏远的环境中安装。同时,可以通过组装多个单元以创建更大的集合建筑。并且,这些单元均可根据需要拆卸和转移。      


     


用水自给系统是基于通过净化系统过滤的雨水和灰水的收集再利用。该系统在一个封闭回路中运行,所有的灰水都在系统中被收集并循环利用,且没有任何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干燥厕所产生的废物制成堆肥并作为肥料再利用。      


Majamaja使用离网技术来存储能量。建筑运行所需能量由太阳能电池板和燃料电池提供。高性能电池为过滤设备系统和基本电气设备供电。建筑内部有无污染的天然气可供加热。      



06 集装箱住宅      
低成本的高效建筑实验      


MB Architecture为一对有3个孩子的夫妇,在纽约州Amagansett的高地上设计了一栋集装箱住宅,以供夏季和全年周末使用。要求设计4间卧室、3间可共享的浴室,厨房和起居室;外加一个户外用餐区和一个游泳池;还有一块面积足够大、可用来做游戏的草地。而且客户预算有限,因此他们对探索材料、施工方式和设计策略都保持开放态度。      


     


因此,设计师选择了在场外预制建筑物、并使用运输集装箱为材料,来降低成本、简化运输并开始业主所接受和期待的建筑实验。      


     


但集装箱本身就很窄(约为219cm宽,内部装饰),因此,设计师选择将两个长1219cm,宽244cm的集装箱堆叠在另外两个集装箱的顶部,并切除“4个箱体”单元一半的内部地板/墙壁/天花板,以创建一个518cm高的宽敞居住空间,这将产生宜人且必要的空间轮廓。为了从一层房间到达二层,安装了一个占据单个集装箱整个宽度的宽敞楼梯。      


     


通过这种方式,延伸了客厅的天花板,将楼梯本身变成了一个面朝后院、游泳池和落日风景的“露天剧场”房间,通过从地板连向楼顶的落地窗,或者两墙之间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这窗外的一切美景。      


     


这次设计的建筑在两天内安装完毕;两个月内全部建成,成本大大低于普通建筑成本。      



07 自然空间      


Espai Natura(自然空间)是一个集体住宅开发项目,由建筑事务所BAILORULL设计。该项目共有16套对流通风的住宅,每层4户,每户面积都将近140平方米,设计目的是改善住户和其周围环境的健康状况。      


     


建筑工程的委托方Marcove和BAILORULL的建筑师们结合他们以往的项目经验创建了HAUS理论,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建筑设计手法,旨在为标准化建筑带来附加值,它将健康标准应用于人们的居住空间,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在建筑方面,新建筑基于三个主要原则,符合HAUS理论。首先,建筑师提出在Espai Natura自然空间项目中打造一个宽敞灵活的居住类空间,空间功能可以随时满足住户的各项功能需求,且便于住户适应居住环境。其次,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益,充分利用街区的最佳朝向,建筑师设置了如同巴塞罗那Eixample扩展区路网一般的走廊,为所有住户提供了多用途的户外空间。最后,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尊重环境,该项目以健康资源为基础,并选择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避免了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建筑过程。      


     


在设计方面,Espai Natura自然空间住宅楼呈现出紧凑的阶梯式体量。该体量长50米,宽13.5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应街道的地形。每套住宅都有四间卧室(一间主卧和三个双人间)、三间设施齐全的浴室、门厅、享有对流通风的起居室和餐厅空间、厨房和洗衣房,所有空间都通过大空间和阳台、1.8宽的走廊等过渡空间进行连接和布置,为室内外空间提供了一个中间的转换空间,这些过渡空间充当了气候缓冲区。      



     
08 Tree house      
活力四射的青年共享社区      


Tree house是坐落在首尔江南区中心的一个青年共享公寓,由Bo-da Architecture设计。Treehouse的名字来源于建筑造型,中庭之上叠摞的六层住宅单元层层推进,形成了一个树屋的形象。      


     


整个建筑设计以共享生活方式为基础,在建筑中心建造了一个完全向街道和所有住宅单元开放的公共中庭,这个中心是由层层堆叠的独立住宅单元塑形而成的。Treehouse的72个微型住宅和微型loft单元以及各种共享空间,是专门为单身专业人士设计,既考虑了每个人的私密生活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各种社交活动空间和便利服务,甚至专门为单身人士的宠物伴侣设计了各种配套设施。      


     


所有的公共功能区都被植被包围着,铺地和墙面材料上也使用了室外景观用材料,配合室内家具,营造了一种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独特公共感。景观植物在建筑结构阶段进行了考虑,为植物土层预留了足够的排水,重量和厚度。植物不仅丰富了空间,也塑造了不同的功能区,而且保证使用不同区域的人不会相互打扰。      


     


个性化的定制、生活方式的创新引导、环保可持续的践行、低成本和面积的尝试,都将是未来住宅设计的方向,由此而做出的全新探索,也是对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回应。      

来源:Roca Gallery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