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购物中心改造的戏水公园
老人与海燕
2024年05月09日 11:38:51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来源:新微设计

文章授权转载自淡水河谷艺术 随着现代都市快速发展,存量改造及城市更新成为了趋势,升级改造或更新后的各类项目,以全新的形象和内容,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齿轮下,很多历史建筑被时代抛下,这类的“城市存量资产”,他们不应是无药可救和无法挽回,而是通过二次利用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授权转载自淡水河谷艺术


随着现代都市快速发展,存量改造及城市更新成为了趋势,升级改造或更新后的各类项目,以全新的形象和内容,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齿轮下,很多历史建筑被时代抛下,这类的“城市存量资产”,他们不应是无药可救和无法挽回,而是通过二次利用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们来看下这个由废弃购物中心改造而成的城市戏水公园——台湾省台南市「河乐广场」      





台南市是台湾省历史最悠久的都市,因地势平缓有大小河川经过,自17世纪以来,这里的运河网络一直是该市海洋渔业的基础。


 


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历史悠久的城市发展方向产生转变。1983年,台南运河被填平,兴建了台南中国城商场,在当时是台南的热闹商圈之一,被称为“银座通”。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几年这座大型的商业建筑就与它当初的预期目标渐行渐远,同时也让台南中西区丧失了活力。为了重新焕发老城的活力,台南市政府决定对这栋老建筑进行拆除,重新规划改造,创建出台南市区最大的戏水公园——河乐广场。  

重现了过往台南与运河的紧密关系,并保留了原中国城商场拆除的部分遗迹作为历史的记忆。    




河乐广场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创新案例  

在拆除原本的中国城购物中心后,将原有的建材经过巧妙地回收后再利用,形成环保、循环、可持续性的公园  


 


保留历史的设计

它的改造没有采取以往爆破全毁的方式,而是保留了部分原「中国城」梁柱,用艺术化的手法拆解并巧妙地循环再利用其建材,可以让民众了解「河乐广场」过去不为人知的一面。    



通过将商场的原有地下停车场改造成一个下沉的公共广场,规划出下凹式的亲水空间再配以四周经过精心设计的景观,让原有的商场摇身一变成为理想的聚会休闲场所,更是成为亲子游玩与孩子嬉水的乐园。    


 

 
 
 

 

环保可持续的乐园

下沉广场的水源是由大自然降雨而来,通过搜集雨水加以回收循环过滤再利用,既保证了卫生安全问题也做到了环保可持续性,并且这里的水位低浅,可保证了孩子游玩的安全性。泼水、潜游、打闹或坐在泳圈之上慵懒,在蝉鸣的夏日这是童年做好的记忆。而家长也可以拖下鞋袜参与其中,享受最好的亲子时光。


 

 


广场及四周引入了大面积的植物。运用当地各种原生植物混合种植在一起,通过树木、灌木和草类组成了多层次的植被,模拟了台南东部自然的绿色景观,将自然回归城市。


也许是为了呼应台湾的海岛特性与台南临海的特质,众多的岸岛设计穿插在水池之中。让玩累的家长与孩子们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休憩,还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  


 

 

而喷雾降温系统加持, 在炎炎夏日里,也可以享受丝丝凉意 。更是孩子们新的互动娱乐设备。同时也减少了对空调系统的消耗,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有时 这里 还是一些户外艺术演出者的舞台,配合着喷雾降温系统让艺术效果达到顶点。    


 
 


在横跨河乐广场的桥墩底下,这里的阵列樑柱在清澈水面形成倒影、如丘陵起伏的地形,成为孩子在烈日下避暑的游乐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跑跳嬉水。


 


此外,透过玻璃地板人们还可以看到地下二层的部分结构与回填再利用的建材,它向人们进一步展示了场地的过去,具有重要价值。  



相对于拆旧盖新,老旧存量资产的改造,是一个城市集约化发展的体现。  

台南市的河乐广场改造思路为老旧商场空间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将时间与空间转换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的一个城市艺术的手段,保留原有建筑结构配合天然绿色景观、水系、灯光等多种元素巧妙设计,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延伸提供了参考,既延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在河乐广场,人们可以在绿意盎然的商场旧址上冲凉。孩子们不久将可以在历史的废墟中玩水——这有多奇妙?台南是个灰色的城市,随着绿色丛林被重新引入每一个角落,城市也将重新融入周围的风景。在海安路的绿色街道,你可以看到重新引入绿色是我们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Winy Maas——MVRDV 创始合伙人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