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盲目采用焚烧等高碳排技术,双碳背景下VOCs如何治理?
cof_29424278
2023年02月13日 09:04:48
来自于大气治理
只看楼主

石化行业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总体来看,石化行业减污降碳可以从源头、过程及末端全周期寻求可行的路径。 在源头协同方面,可以从能源和生产两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清洁能源和清洁燃料替代,扩大绿电使用比例,同时开展“以气代煤”,从传统油气能源向洁净综合能源融合发展;二是开展绿色原料及工艺革新,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等关键技术,同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石化行业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总体来看,石化行业减污降碳可以从源头、过程及末端全周期寻求可行的路径。
在源头协同方面,可以从能源和生产两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清洁能源和清洁燃料替代,扩大绿电使用比例,同时开展“以气代煤”,从传统油气能源向洁净综合能源融合发展;二是开展绿色原料及工艺革新,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等关键技术,同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在过程协同方面,也可以从能源和生产两方面考虑。一是强化能源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升级节能技术和设备,比如采用高效空气预热器、变频调速机泵等设备,优化企业换热网络、蒸汽动力系统,提高能源使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和能量泄漏,提升污染捕集及能量回收效果,比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以减少VOCs和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泄漏。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RTO和RCO是目前应用较广、治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的成熟性的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技术 技术。
RTO 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RTO升温的方式一般为天气热加热。
RCO 反应温度在250-400℃,升温方式为电加热或天然气加热。
以某RTO装置为例处理能力2500m3/h,   300天/年,24h/天运行;   电费1.2元/k   w.h,天然气费3.6元/m3, 电耗:   29.5*0.8*300*24*1.2=203904元/年;   天然气:   58.4*0.25*300*24*3.6=378432元/年;(网络数据)


具体一台RTO一年消耗多少天然气,这和VOCs排放特性、RTO设计有直接关系。
比如废气浓度高,24小时连续运行的RTO而言,设计得当,则几乎不需要天然气助燃,甚至还能回收余热进行利用。非连续生产的企业如电子、喷涂等则在非工作时间则采用降温至200-300摄氏度以减少天然气消耗维持设备运行,处理废气时提前升温。非连续生产的企业天气消耗量明显要大的多。
北方部分地区在2018年冬季曾出现过因天然短缺,造成RTO无法升温工作的情况。
某些企业甚至出现无法维持一年上百万的天然气费,出现RTO不正常开启的情况。  
回到正题,
(1)如果设计的RTO、RCO装置天然气消耗量大,则不利于碳达峰工作。毕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消耗天然气会产生CO2,增加碳排放。  
(2)采用燃烧方式处理VOCs,VOCs被氧化的最终产物也是CO2,增加碳排放。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采用RTO、RCO呢?答案肯定不是,   每一种技术都有   其适用范围,达标排放是第一位。   焚烧技术目前来看还是治理VOCs效率最高、最彻底的治理技术。   对于某些采用吸附、冷凝、膜分离、生物法等技术无法实现稳定的达标VOCs组分或   者难于回收(或   回收成本较高     还是要选择燃烧的方式进行治理。
但目前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匆忙的上马、未考虑能耗物耗的RTO占了绝大多数,似乎废气治理公司都能上,完全没考虑节能减排,RTO的本质的蓄热和热回用,但实际上的RTO,能起到热量回收的设施太少,和直接燃烧相差无几,比如某涂装企业,每日消耗天然气高达2000-3000立方,年消耗天然气90万m3,按碳排放系数2.16  kgCO2/m3核算,仅RTO天然气消耗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达1944吨/年。这种低劣设计以大量消耗天然气为代价的RTO增加地方碳达峰的难度,将面临淘汰。  
在“碳达峰、碳达峰”的大背景     ,如果   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吸收等技术能实现稳定达标、     少碳排放,   则应优先考虑, 比如制 药行业的 VOCs, 主要来源于 溶剂, 其本身 回收难度低 可以 重复 利用、应 尽量通过工艺改进 和回收的方式减少 VOCs排放 ,同时 也能减少企业的原料消耗 成本
当前各省都在推进碳交易,企业在核算治理成本时不仅仅考虑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还应有环境成本、环保税,不被碳排放影响后续的扩张甚至是生产,这需要提前想好,而不是随大流。 节能 、减排 、降碳 ,弄好了说不定以后卖碳也能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收益。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3年02月14日 07:44:58
2楼

说的有道理,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