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生态小镇装配式别墅方案设计
zsd_1049206688
2022年09月06日 15:06:40
只看楼主

2019年12月17日,由唐山市政府、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的2019“唐山阔旺杯”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竞赛,在唐山南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19年12月17日,由唐山市政府、中国钢结构协会主办的2019“唐山阔旺杯”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竞赛,在唐山南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竞赛以“绿色设计?生态小镇”为主题,旨在通过加强设计理念与钢结构建筑的融合互动,提高区域制造业的供给能力,推动唐山市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中国钢结构协会对参赛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初评,最终产生了来自全国20余个单位的14个作品参加决赛。

钢结构公众号将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报道,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荣获2019“唐山阔旺杯”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竞赛特等奖,来自多维联合集团、清华大学、津西集团代表队的作品——一水之间·钢之韵”生态小镇装配式别墅方案设计



图片

主要完成人员:

郭剑云  施刚  赵文占  王蠡钧  曾洁英  郝省玲  陈学森  孙利伟

图片
图片

1


方案概况

及效果


方案概况

●建筑性质:别墅

●建筑高度:10.62m

●建筑面积:412㎡ 

●设计创意: 

 传统融合现代,刚柔并济 

●设计理念: 

(1)绿色、活力 

(2)新中式 

(3)全龄化 

图片
图片

装配式概念设计

●结构构件标准化设计: 

  热轧型钢、减少截面种类 

●结构构件全螺栓连接: 

  梁柱连接 

●干法施工楼板体系: 

  保证楼板刚性,减轻楼板重量 

●单元体装配外墙体系 

  把更多工作放到工厂,减轻外墙重量  

图片

BIM多专业协同设计

●关键技术:

  Tekla与Revit之间的数据转换 

  准确的MEP模型 

●设计重点: 

  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族库的建立 

  全专业的模型整合与碰撞检查 

图片
图片
图片

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绿建二星)

●设计依据: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3(J)185-201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 绿建设计关键点: 

建筑围护热工性能提高10%

可调遮阳措施,面积比例达到50%

预制构件比例达到50%以上 

建筑材料选择,可再用,可循环 

全楼设置新风和热回收装置


各项节能指标

图片
图片

2


建筑设计

当代社会的典型

家庭结构特征

图片

建筑功能设计的重点

●尊重多代家庭成员各自多样的生活方式

1.老年人:早睡早起、打打麻将 

2.年轻人:睡懒觉、熬夜画图、私生活 

3.儿  童:玩具堆成山、作业写不完 

●家庭养老概念 

1.无障碍设计:坡道,扶手和电梯 

2.卧式尺度:轮椅通行,分床而睡 

3.精神生活:养花遛鸟,旧物珍藏

提出两个时期的户型主题Young Time(二人世界)& 阖家欢乐(三代同堂)


首层布局演变 

Young Time(二人世界):极致开放,南北连通。充分的多功能性为闲暇之余的畅快Party提供了可能。

图片

阖家欢乐(三代同堂):保持宽阔的首层空间,同时体现对老人的关爱,满足多代人的不同需求。

图片

二层布局演变 

Young Time(二人世界):房中房设计,既可以在书房阅读,也可以会见贵客,观景露台使二楼可以直达室外。

图片

阖家欢乐(三代同堂):拆分房中房,仍保持夫妇卧室的私密,又提供个孩童一个独立空间。

图片

出入户无障碍路线设计:室外坡道和室内电梯,保障老人可以乘坐轮椅从室外抵达房间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去露台观景,去屋顶种菜,全部畅通无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结构设计

 

节点试验研究
3 个完全相同的足尺节点试件进行了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图片

3 组试验的共性现象: 4 δ y 时,螺栓周围的梁翼缘屈服,  7 δ y 时,节点域腹板的变形明显。

图片

3组试验的破坏模式:最外排螺栓附近梁翼缘板沿两边支承的塑性铰线出现撕裂,试件承载力出现明显下降,试验宣告结束。


循环加载试验结果

图片

三个试件在破坏时的层间位移角均值为0.069rad,均方差为0.005rad,满足FEMA350对于特殊钢框架(SMF)极限层间位移角0.04rad的要求。三个试件在破坏时的层间位移角均值为0.069rad,均方差为0.005rad,满足FEMA350对于特殊钢框架(SMF)极限层间位移角0.04rad的要求。

图片

三个试件的屈服位移、屈服荷载、极限承载力都非常接近,而且滞回曲线饱满,滞回环面积较大,表明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


结构设计

核心技术 1:半刚性连接弯矩-转角计算方法 

图片
图片

核心技术 2:半刚性连接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法 

依据节点转动刚度K和梁的线刚度i,修正得到等效框架梁线刚度i

图片

综上,依据节点转动刚度K和梁的线刚度i,修正得到等效框架梁线刚度ie,进而依据GB 50017-2017附录E(表E.0.2)确定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关键措施:建筑做法优化,降低自重,增加结构冗余度 

本方案的抗震设计思路是:1)完善结构的抗侧力体系;2)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双管齐下,保证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适用性。

图片

单向抗侧柱组合


图片

关键部位增设结构柱


截面信息

图片
图片

试验得到M-θ曲线


图片

欧标 EN1993建议的节点初始刚度取法


图片

刚接节点结构模型

●弱轴定义铰接

●强轴定义刚接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程序自动计算

●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 


图片

半刚接节点结构模型

●弱轴定义铰接

强轴方向弹性转动刚度为22500kN·m/rad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手算后再程序中定义

●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 


小震反应谱分析

振型周期与质量参与系数

图片

质量参与系数在90%以上,半刚接框架的平动周期明显大于刚接框架,第一扭转周期二者基本一致。


层间位移角信息对比

图片


层间位移比指标

图片

两种结构Y向位移比均小于1.2。 

两种结构X向位移比均大于1.2但小于1.5,计算地震作用是考虑双向地震。

半刚接框架层间剪力及剪重比

图片

刚接框架层间剪力及剪重比

图片

刚接框架的层剪力和剪重比都大于半刚接框架

两种结构的剪重比都不小于3.2%。



Push-over分析

了对半刚性连接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以后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本方案对半刚性连接模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


基本信息

●采用Midas/Gen进行Push-over分析,考虑P-Δ效应; 

●初始荷载工况为:1.0×恒载+0.5×活载; 

●加载模式:均匀加载与模态加载取最不利,位移控制; 

●铰类型:弯矩(M)-转角(θ)双折线模型。 

●半刚性节点的M-θ全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片

8度,0.20g,罕遇地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2组,II类场地,阻尼比0.05 。

图片

X方向Push-over曲线


图片

Y方向Push-over曲线


性能点对应的Sa,Sd,V和D的数值

图片
图片

X方向性能点处的铰状态分布


以X方向为例,性能点处的结构层间位移角为1/99,满足规范要求,首层铰基本全出于屈服状态,二层小部分铰进入屈服状态,说明结构可以抵御8度罕遇地震作用,且仍具备变形能力和强度储备。

图片

4


外围护设计


装配式外墙体系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共性问题

1)轻质高效复合围护产品及其配套原材料开发。 

2)高效连接技术和产品。 

3)围护结构的冷热桥断桥技术和材料。 

4)防渗漏、防腐蚀、高耐久性拼缝处理技术和材料。 

5)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产品。 

●特定问题

与新型结构体系的配套问题。

图片

新型单元体轻质外墙体系概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工厂把金属幕墙板与龙骨组成一体

●外墙通过龙骨实现钢材之间的螺栓连接,安全可靠。 

●分层构造,内外板功能分开,互不影响。 

●空腔设计,断桥、保温、防水,管线与结构分离

抗弯性能试验

抗弯性能:挠度L/150时荷载1.13kN/m2>规范0.5kN/m2

图片

防火性能试验

耐火性能:60min时隔热性未破坏,未丧失完整性

图片

隔声性能试验

隔声量为 47dB,满足国标规范中 45dB的要求 。 

图片

抗风揭性能试验

图片

2.1kPa 

图片

2.8kPa 


新型单元体轻质外墙设计

图片
图片

新型单元体轻质外墙技术参数

单元体外板构造:100厚岩棉复合铝镁锰金属幕墙板+龙骨(一般不超过30kg/㎡);

内板材料:75mmALC条板;

隔声量: 47DB(检测验证);

传热系数:0.35W/(㎡?K)(节能计算);    

耐火极限:大于2.0小时, A级不燃材料。

图片
图片

外墙排板设计效果


图片

5


方案总结


设计亮点

●创新情况

1)结构体系相关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2)外墙体系相关专利3项。 

3)结构设计方法相关学术论文2篇

●扣题点

1)建筑创意突出,建筑设计实用性强

2)多种材料可回收,体现可持续绿色环保

3)采用梁贯通式分层装配钢结构体系,减少人工组焊,标准化、工业化特点突出 

4)新型单元体轻质外墙,减少现场人工作业,缓解用工供需矛盾,创新性和装配性强。


来源:钢结构设计

知识点:别墅方案设计

某新农村二层带阁楼别墅建筑设计方案图纸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