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基的最小配筋是如何计算的?
雷尔卜罗多
2021年11月16日 15:52:43
只看楼主

     柱下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传力简单、直接,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在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时候,很多工程师在送审时被图审质疑阶形和锥形独基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如下图所示:600厚独基,乍一看最小构造配筋面积应该是9,是不是这样呢?大家知道独基的最小配筋是如何计算的吗?       下面给大家一一道来:


     柱下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传力简单、直接,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在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时候,很多工程师在送审时被图审质疑阶形和锥形独基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如下图所示:600厚独基,乍一看最小构造配筋面积应该是9,是不是这样呢?大家知道独基的最小配筋是如何计算的吗?

      下面给大家一一道来:

      首先,肯定是要满足计算配筋,由柱边和变阶处弯矩根据地规8.2.12条As=M/(0.9fy*ho)算得。地震组合会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根据混规11.1.6 条,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0.75,As=M*γRE/(0.9fy*ho)算得独基每延米的配筋。另外,还要满足构造,8.2.12条规定:“对于阶形或锥形基础截面,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截面,截面的折算宽度和截面的有效高度,按附录U计算”。折算方法如下:

     其次,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个折算都是折算的水平长度,截面高度并没有折,是不是意味着整个基础底面还是要按最大的截面高度算最小配筋率呢?不是这样的。地基规范8.2.11条条文说明:“考虑到独立基础的高度一般是由冲切或剪切承载力控制,基础板相对较厚,如果用其计算最小配筋量可能导致底板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加,因此本规范提出对阶形以及锥形独立基础,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其折算截面的宽度b0及截面有效高度h0按本规范附录U确定,并按最小配筋率0.15%计算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量”。可以看出是要用折算后的截面来算出总的配筋,然后平摊到基底每延米的。

      如下图所示,按“As=M/(0.9fy*ho)”计算,x向配筋为1481.3mm2,分摊到独基底部,每延米配筋面积为:1481.3 / 2.2=673.3 mm2。按构造要求计算,等效矩形截面积为:1776×(850+50)=1598400 mm2,最小配筋面积为:1598400×0.15%=2397.6 mm2,分摊到独基底部,每延米配筋面积为:2397.6 / 2.2=1089.8 mm2。二者取大,配筋面积为1089.8 mm2/m,配筋率为0.15%。计算书中配筋面积为1090.1 mm2/m,稍有差距。原因是程序计算时b0不严格等于1776,而计算书中只显示到mm精度。

结论:

1)阶形或锥形独立基础,可将其截面按地规附录U折算成矩形截面并按最小配筋率0.15%计算基础底板的最小构造配筋量;

软件设计结果给出的数值是折算后的截面算出总的配筋然后平摊到基底每延米得到的构造配筋面积和计算配筋面积取大的结果。


免费打赏
洞房不败之玉女
2021年11月17日 10:06:58
2楼

等效矩形截面积为:1776×(850 50)=1598400 mm2,怎么来的?不讲一下吗

cof1621241130642:我也想知道这个50是什么。没懂这个50

q1392123085:寻中高级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通信,防护防化要求单证,毕业十年 唯一社保 2W一年 175/2041/4088 (VX同号) 黄工

回复
高处能胜寒
2021年11月17日 12:52:48
3楼

等效宽度b0按地基规范附录U.0.2条公式计算出来的,850加50就是h0加as,实际就是基础最厚的地方的厚度。

cof1621241130642:请教一下,这个50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加这50

阿凯0812

会不会是保护层厚度

阿凯0812:没搞懂为什么不用NO.6的结果计算,而用NO.1的?

cof1621241130642

两侧的保护层不会只有50

高处能胜寒

50就是as,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拉区砼边缘的距离。

查看全部5条回复
回复
設計詩
2021年11月17日 13:09:46
4楼
总结就是按断面面积!

洞房不败之玉女:什么???不是只和高度有关系吗??宽度都是一米。。。

回复
yyz639
2021年11月17日 17:47:01
5楼

写的不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lovemyrice
2021年11月21日 00:30:51
7楼
这个地基规范有解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